|
本帖最后由 雷斯林 于 2009-2-27 16:23 编辑
比赛用语介绍:
1、拍垫认输(tap out):指在被对手控制后无法坚持,拍打对手身体或地面认输投降。
2、制服(submission):一般指使用地面技术迫使对手拍垫投降认输。但使用打击技术或者其他技术使对手拍垫也算制服。
3、击打(Strike):指使用拳腿膝肘等打击动作进行的攻击。
4、击倒(KO=knockout) :指使用打击技术直接击垮对手
5、技术性击倒(TKO=Technical KO ):指使用打击技术重创对手迫使对手无法继续比赛。
6、有效打击(Clean Hit):指在比赛中的攻击行为清晰有效并产生明显伤害,有效打击是最终判定胜负的重要依据。
7、违规攻击(Illegal hit)指在比赛中的攻击行为违反规则,裁判将根据场上情况给予违规选手警告或者处罚。
8、一致性判定(Unanimous Decision):指三位裁判判定结果一致,某位选手获得无可争议的最终胜利。
9、非一致性判定(Majority Decision):指三位裁判对比赛结果判定产生分歧,比赛结果存在争议,此时以多数裁判的相同意见为准。
10、平局(Draw):双方比赛表现不相伯仲,裁判给予同比分判决时,比赛以平局为结果。
11、无结果赛事(no contest):指在比赛中因为突发事件造成比赛中断,或者一方选手无法继续比赛。包括当双方选手都因为犯规行为被判失去比赛资格,或场外裁判因为意外决定中止比赛,或当发生在比赛第一回合的意外使某一方或双方选手无法继续下一回合比赛,该比赛将被宣布为无效比赛。
12、伤口过大终止比赛(Cut):当比赛中一方受伤,而伤口过大,无法简单处理,此时出于运动员安全考虑,裁判应该在征求医务监督意见之后,终止该场比赛。
13、扔白毛巾弃权(Towel):当比赛双方差距明显,场边教练出于选手安全考虑可以抛出白毛巾,以示该方选手弃权认输。
14、场边教练(Cornerman):指在比赛角落密切观察比赛,同时给予指导的教练组,局间休息时帮助选手恢复,同时给予选手战术建议。
15、重启制度(restart):指比赛中中,因为拳台的面积有限,被绳圈和角柱等阻碍了选手动作,影响选手发挥和比赛顺利进行,裁判会临时中止比赛,让他们回到拳台中间按照中断之前的姿势重新开始比赛。此种制度一般是在围绳擂台中实行。
16、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在综合格斗比赛中选手需要练习不同的技术,以便适应比赛要求。包括来自拳击、柔道、柔术、摔角、泰拳技术等等,这样才能知道最終自己适合哪些技术, 再从而集中训练,最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地面攻击技术动作用语介绍:
一、摔法
1、扭倒技术(take down):在综合格斗中扭倒技术是重要一环,扭倒技术极为丰富。
2、潜抱摔(shoot in / take down):潜抱摔是扭倒主要的手段。放低重心冲击对手,上身前冲顶撞对手,手臂控制对手双腿不让其后撤,破坏对手平衡使其跌倒,并进入地面战状态。
技术配合:站立状态做拳法佯攻吸引对手注意力,然后迅速下潜抱摔对手,扭倒对手进入地面状态。
代表人物:自由式摔跤世锦赛冠军,前UFC 冠军马克.可尔(Mark Kerr)
3、双腿抱摔(double-leg-takedown):身体前扑,双手插入对手双腿后部往前一捞,身体冲顶对手,破坏对手平衡,摔倒对手。
4、单腿抱摔(single-leg-takedown):控制对手单腿,破坏对手平衡扭倒对手的技术。
5、强力摔(slam down )
动作介绍:在比赛中靠着力量将试图贴身纠缠的对手高高举起下砸至重伤。
技术配合:强力摔可以起到破解关节技术同时杀伤对手的功效。当对手施展三角绞或者断头台时,双方重心紧贴,此时选手在关节动作完成之前可凭借有力的身躯将对手高举下砸,破解关节技术。
代表人物:现役UFC次重量级冠军“暴徒”昆顿.杰克逊(Quinton Jackson)
6:后翻投(Suplex)
动作介绍:后翻投是从背面或正面拦腰抱住对手后利用腰背的柔韧性和爆发力,向后发力将对手从胸前抛出的技术。此技术一般多为摔交选手使用,在MMA比赛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却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代表人物:前UFC重量级冠军,PRIDE无差别亚军乔治.巴内特(Josh Barnett)
6、下压防摔(Sprawling):要破解对手潜抱摔法,最常见的下压防摔,既根据对方潜抱速度,提前把自己双腿后撤,身体重心下压,把对方压在自己身下,占据主动。
技术配合:面对下潜抱摔对手,迅速施展下压防摔破解,并成功将对手压在身下,进而施展地面膝法,攻击身下对手的头部。
代表人物:前PRIDE无差别冠军,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Mirko Crocop
二、地面打击技术
1、地面捶击(Ground and Pound,简称GNP):在地面占据优势骑马上位后,对身下的对手进行由上而下的拳法击打。
技术配合:地面捶击是自由式摔跤手在MMA 比赛中的常见技术。属于地面打击技术。在比赛中摔跤手利用他们的强壮身体和下潜抱摔将他们的对手压在身下,然后在取得骑乘位置后进行地面捶击,重创对手迫使对手认输。
代表人物:自由式摔跤世锦赛亚军、前UFC冠军、PRIDE初代GP冠军马克.库尔曼( Mark Coleman)
2、地面肘(Elbow):此动作为地面打击技术,用法类似地面捶击,在地面占据优势骑马上位后,对身下的对手进行由上而下的肘法击打。在日本的MMA赛事中,地面肘禁止击打头部,但在UFC 赛事中,地面肘是可以攻击头部的。
代表人物:巴西选手--加伯瑞.刚扎哥(Gabriel Gonzaga)地面肘重创米尔科
2、地面膝(knee):此动作为地面打击技术,在角力状态压制对手之后,双手箍住对手的颈部,同时高抬膝,从上往下对对手头部进行冲膝。
技术配合:使用下压防摔破解对手潜抱摔法,将对手压在身下,或者扭倒对手,然后在上位调整180度,使自己的膝能对准对手头部位置,进而施展地面膝法,攻击身下对手的头部
代表人物:凯文.瑞德曼(Kevin Randleman)
3、足球踢(soccer kick):此动作为地面打击技术,一方站立状态以踢足球般的抽射动作攻击倒地对手的头部。
技术配合:当击倒对手,自己保持站立状态的时候,可以使用足球踢攻击倒地对手,但目前UFC禁止足球踢攻击技术。因为此项技术伤害性较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代表人物:前PRIDE无差别冠军,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Mirko Crocop
4、 踩踏(step):以足底与足跟对倒地对手进行践踏的攻击行为。
技术配合:类似足球踢,此项技术也是由站立方采用的腿法攻击倒地对手的打击技巧。一般适合用于对倒地选手进行追击。
代表人物:前PRIDE中量级冠军人猿希尔瓦(Wanderlei Silva)
地面关节技术
1、裸绞(Rear Naked Choke)
动作介绍:此动作为窒息性制服技术。绕到对手背后,手臂从对方背后前伸穿过对手的脖子,曲肘压迫对手颈部主动脉,另一手做辅助固定,配合上身紧收,双手紧扣迫使对手头部供氧不足。
技术配合:扭倒对手,随后展开地面捶击,当对手不支转身成骑背式后,因不许击打后脑,打击技术受到限制,地面捶击效果不明显,此时适合对身下对手使用裸绞。
代表人物:巴西柔术大师 400战无败的传奇人物,Vale Tudo Japan冠军雷克森.格雷西(Rickson Gracie)
2、断头台(guillotine choke)
动作介绍:此动作为窒息性制服技术。用胳膊从对手的后脖颈绕过将其头部压成向下状态后从颈部绕出,在胸前固定迫使对手头部供氧不足而窒息
技术配合:对试图潜抱的对手,调整重心维持平衡,同时控制对手前顷的头部,施展断头台反击。
代表人物:前PRIDE重量级冠军,UFC 重量级冠军,“柔术魔法师”安东尼奥.诺奎拉(Antonio Nogueira)
3、三角绞(triangle troke)
动作介绍:双脚绕到了对方脑后,将双脚交叉收紧,同时将左脚踝放到右脚踝处,锁住对手头颈部位,好像加上一把锁,完成三角绞的布置,施力后可造成对手头部供氧不足。
技术配合:三角绞一般是处于对手下位时,利用双腿技术控制上位选手,进而在逆境中完成三角绞绞杀对手。
代表人物:前PRIDE重量级冠军,UFC 重量级冠军,“柔术魔法师”安东尼奥.诺奎拉(Antonio Nogueira)
4、袖车(Sleeve Wheel)
动作介绍:此动作为窒息性制服技术。袖车MMA 比赛中需要依赖道服的动作,一般由柔道选手或者巴西柔术选手穿衣参赛时使用。具体做法是左手从对手脑后绕过抓住右手的衣袖,右手穿过对手下巴抓住左手衣袖,双手绞住对手脖子施加压力
技术配合:扭倒对手后,调整位置,利用道服针对对手颈部施展袖车制服对手。
代表人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柔道78公斤级冠军,1999年柔道世界锦标赛90公斤级冠军,PRIDE名将吉田秀彦
5、肩固(side choke ):此动作为窒息性制服技术。在对手侧面位置使用手臂和肩部紧箍住对手颈部,迫使对手窒息的地面技术。
技术配合:扭倒对手之后,在地面压制状态控制对手移动,并使用肩固制服对手。
代表人物:PRIDE名将、“猪木唯一接班人”藤田和之
6、脚踝锁(ankle lock)
动作介绍:此动作是针对足部关节技术。双腿盘住对手单腿,脚跟抵住对手胸腹部,腋下夹住对方脚面,肘腕别住对手脚跟,双手相扣锁死对方脚踝,挺胸,扭转肘部,撕裂对手脚踝韧带。
技术配合:倒地状态搂住对手单腿,拖倒对手,寻找机会施展脚踝锁制服对手
代表人物:前UFC 冠军,巴西柔术高手弗兰克.米尔(Frank Mir)
7、十字固(armbar)
动作介绍:此为最常见的针对手臂关节技术。将单腿绕过对手肩部,别住颈部,另一腿配合控制住对手身体,双手控制住对手一条手臂,双腿夹住对手肩关节,顺势后仰挺身展腹,同时双手下扳对手手臂,给予肘关节压力,折断关节。
技术配合:当处于下位时,面对对手下砸的拳头,抓住单臂,用腿控制对手手臂,施展十字固,逆转制服对手。
代表人物:PRIDE 冠军,实战桑搏世界赛无差别级冠军,“格斗沙皇”—菲多(Fedor Emelianenko)。
8、木村锁(Kimura)
动作介绍:此为针对手臂关节技术。单手从对手手臂肘部位置下方穿过,另一手抓住对手同侧手腕,双手交叉紧扣,以对手肘部为支点,反向扭转下压,迫使对手投降
技术配合:在地面压制状态,调整位置,形成侧压状态,运用双手对对手单侧手臂施展木村锁,制服对手。
代表人物:“格雷西杀手” 樱庭和志
9、锁臂(arm lock)
动作介绍:锁臂和木村关节技的区别是对手手臂的方向,向上方的是锁臂,向下方的是木村固。骑乘状态,右手抓对手右腕,将其压到地面上(注意,一定要自己右肘着地才算完成,否则可能会被反制)右手到位后左手从对手手臂下穿过,抓自己右腕,右手在地面向脚的方向略微平拉,左臂做杠杆状上撬,锁臂时用肩膀抵住对手的肘部下压,将力量作用在对手的手腕上。
技术配合:在地面压制状态,以体重限制对手移动,同时控制对手单臂手使用锁臂技术
地面防守技术动作和位置用语
1、防守(gurad):地面防守状态统称。
2、封闭式防守(close guard ):处于地战下位时,被对手身体重量压住,利用双腿环抱对手腰部控制对手移动,也可以加双手缠抱住对手双臂限制其打击动作。
3、移动式防守(shift guard):在地面战中通过不断移动自己的身体来化解对手的打击或者关节技术。
4、蝴蝶式防守(butterfly guard):处于地战下位时,被对手身体重量压住,利用双腿环抱对手腰部控制对手移动,同时上肢和身体保持灵活机动的状态,及时控制对手和改变自己的位置寻求攻击机会的防守方式。
5、橡胶式防守(rubber guard ):处于地战下位时,被对手身体重量压住,使用双手双腿做防守的同时针对对方的破绽进行地面攻击是一种攻防转换的地面应对方式。
6、开放式防守(open guard);相对封闭式防守而言更多变化性,并不完全消极限制对手行动,而且根据对手的攻击灵活采用防守或者进攻的应对方式,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一种防守方式。
7、压制(mounting )即在地面中用身体压制对手,控制对手行动。
8、侧压(side mounting)使用横向压制对手的控制行为,双方身体呈十字状态的压制。
9、逃脱(escape):在被动状态下摆脱对手控制。
10、翻转(reversal):处于下位被压制状态时,采用反击技术将位置扭转,翻至对手上位。
11、起桥(buck up):当处于下位时,利用腰腹力量将身体弹起,以破坏骑乘者的平衡,摆脱劣势。
站立技术动作
一、拳法:双手是人类最灵活的武器,因此在格斗比赛中双拳是最重要的攻击手段之一。MMA比赛中,拳法是选手的基本攻击手段,由于规则的开放性和分指手套的特殊性,MMA站立式拳法相比传统的拳击更丰富。
1、钩拳(Hook):钩拳顾名思义,攻击时手臂弯曲的姿势类似钩子,属于弧型攻击拳法,发招时拳劲源自肩腰拧转,同时配合重心调整腿部蹬地给予力量支撑,将全身力量集中于拳锋攻击对手。钩拳是中近距离的主要进攻手段,打击目标主要是对手上身要害,包括下巴,耳根,太阳穴,两肋和心窝等部位。
2、上钩 (upper cut ):上钩拳的攻击线路是由下至上,属于近距离攻击拳法,由于攻击线路短,且攻击线路为视觉下方死角,故在近距离进攻中此拳招很难防御。当对手两侧防护严密时,上钩拳可以特殊的攻击线路进行中路突破,攻击对手头部。
:
3、直拳(cross):直拳是最基本的拳法,攻击距离远,破坏力强,攻击速度快。出拳时以足蹬地推动身体,扭腰将冲力与腰力融为一体,同时肩部顺势前送出拳。出拳时前半段动作要求放松以获得最快启动速度,最后接触目标的一瞬间才紧张和发力,将力量集中于一点。
4.刺拳(jab): 前手拳进行干扰性和阻碍性的攻击,此拳招的作用在于打乱对手的进攻节奏,试探和迷惑对手,并寻找对手的破绽,为进一步的重击做准备。刺拳虽然不是主要的破坏性武器,但好的刺拳却有着掌握主动,控制战局的功效。
5.交叉摆拳(overhand ):交叉摆拳是只在对攻中,双方同时发起同侧拳法攻击(如一方出右拳,另一方出左拳),一方在对手左拳挥出时,以右拳自对手左拳上方打出,瓦解对手左拳攻势的同时重击对手,属于高级的反击和进攻技巧,需要使用者有着极强的反射神经和坚决进攻的勇气。
6、流线拳(looping punch):MMA中特有的拳法,攻击线路更多元化,甚至可以从上而下进行砸击,出拳路线非直非弧,很飘忽而难以捉摸,常常能在意想不到的角度冷拳一发制敌,此拳法以UFC前冠军“冰人”切克.里德 (Chunk Liddell)最为擅长。
7、野性之拳 (Wild Punch):野性之拳是著名MMA格斗训练营Chute Boxe俱乐部选手的特色拳法,其中以“人猿”希尔瓦(Wanderlei Silva)最精于此拳法。此种拳法的特点是以两侧的组合摆拳攻击为主,强调打击频率和连续性,此拳法的效果与使用者的斗志息息相关,故称野性之拳。
8、“俄罗斯勾拳”Russian Hook:俄罗斯勾拳是由俄罗斯名将Igor最早在MMA擂台上展示出的特色拳法,特点是配合身体的大幅度扭转挥出拳头,类似如同栓在铁链上的铁球,动作大开大合,势大力沉。目前活跃在格斗擂台的“格斗沙皇”菲多(Fedor)也精于此拳法。
二、腿法是最具威力的攻击手段,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腿部力量比上肢力量大的多,因此腿法是打击技术中的“核武器”
1、扫踢(round kick):扫踢是弧线抡腿的攻击技术。扫踢时转动支撑腿,瞬间转腰翻胯,顺势抡出大腿并带动小腿踢出,加上弧线挥动中的加速度所产生的冲力砸向目标,接触打击点刹那集中力量于攻击部位,流畅的发力,弹性,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动作要有穿透意识。MMA中最精于扫腿的选手是前PRIDE无差别冠军,克罗地亚战警米尔科(Mirko Crocop )
2、高扫(High kick):高扫就是高位扫腿,高扫的攻击目标是对手的头部,耳根,太阳穴,下巴和颈部位置。高扫攻击力强,但也较容易防范,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技术配合,常见的配合招数是先进行双拳组合攻击,打乱对手上肢的防御,在对手后退露出防守破绽时,进行高扫攻击。另一种常见方式是先进行低位扫踢,吸引对手防御注意力,在突发高扫攻击对手。
3、中扫(Middle kick):中扫多是利用对手出拳产生的身体空隙,趁虚而入进行攻击,可以用来抑制对手拳法,攻击的目标主要为对手的手臂,两肋。
4、低扫(Low kick):低扫攻击目标多为大腿内外侧肌肉和对手膝关节,用来牵制对手步伐移动,同时可以通过对下盘肌肉组织的积累性杀伤作用,令对手丧失攻击力和斗志。
5、侧踹(side kick):直线性腿法,提膝并翻膝过胯,拧腰展髋,发力快猛,攻击动作要求身、髋、腿、足跟成一条直线。侧踹的特点是攻击距离远,力量大,但在MMA擂台中侧踹较为少见,因为这种攻击难以有效的进行组合打击,作为点式目标攻击手段,攻击准确性要求也比较高。
6、后蹬(back kick) :后蹬属于转身攻击型腿法,支撑腿在出招前充分扭转,扭转身体,配合重心转化的冲力,转身踢出。
7、前踢(front kick):前踢是由下而上的弧线型腿法,用于攻击对手下巴,类似于上钩拳线路,当对手两侧防守坚固时,可出此招攻击对手中路。一般在MMA擂台中并不多见。
8、飞踢(Jump kick):飞踢是选手跳起腾空后使用扫腿攻击的技术,动作幅度大,势大力沉,但空当和预兆也大,一般是在趁胜追击时使用。
9、正蹬(push kick):正蹬是直线形的踢技。动作要求提膝对准目标,蹬出时腿向前伸展送髋,注意支撑腿的撑力和胯的收放,动作要有爆发力和穿透力,正瞪有破坏对人重心,阻止对手攻势和杀伤对手的作用。
10、巴西踢(Brazil kick):。这种腿法产生自极真空手道,出腿时抬膝后利用膝关节的张力使小腿形成自上而下砍击的态势,由于其隐蔽性和杀伤力称为极真空手中最著名的腿法之一,同时也因为巴西的极真选手此招较为擅长,此招被称为“巴西踢”,代表人物是巴西选手弗多萨(Glaube Feitosa)
三、膝法是内围的主要攻击技术,在近距离的纠缠和抱摔中,膝法都能发挥出巨大的攻击作用
1、膝(knee):MMA比赛中,膝法的使用多为在纠缠和近距离身体钳制状态施展的技术,以双手紧扣对手头颈,并通过破坏对手重心使对手失去反击机会,同时顺利施展连续膝法攻击对手头部和上身的要害部位。代表人物UFC 现役中量级冠军“蜘蛛人”安德森.西尔瓦(Anderson Silva)
2、飞膝(frying knee):飞膝是唯一的一种远距离攻击型膝法,此招在施展时包含了选手本身的体重和冲跳时的冲击力因此威力巨大,可达一招破敌的效果。但同时飞膝由于动作过大,攻击的准确率较低,在MMA擂台虽偶有惊艳之表现,但并非是主流的攻击手段。
四、肘(Elbow);内围的肘法锐利刁钻,招数攻击路线极短难以防御,加上肘骨蜂坚硬锐利,极易造成皮开肉绽的恐怖创伤,因此有“肘过如刀”的古言形容其恐怖的攻击效果,一些MMA比赛也因此禁止肘法运用。但在UFC 肘法无论是在站立状态合适在地面都是被允许的。
五、其他攻击手段:
肩撞(shoulder strike):在MMA比赛中,当双方近距离抵在铁笼边,完全贴身纠缠时,双手和双腿无法有效攻击对手,这时肩撞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方式,这种攻击并没有破坏性的威力,多是为了破坏对手的战略意图和节奏。
头撞(head strike):与使用肩撞的状态类似,当近距离纠缠时,坚硬的头部也可以用来撞击对手的鼻子。
转自《拳击与格斗》,原作者——平常心 |
|